央视临时调整了直播安排,原定下午的直播提前到17点开始。导播组也是操碎了心,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瞬间。男双决赛虽然没国乒什么事儿,但据说有黑马爆冷,值得一看。17点半的女单决赛是重头戏,孙颖莎能不能延续火热状态就看这一哆嗦了。20点半的男单和女双决赛更是焦点中的焦点,王楚钦能不能顶住压力,女双能不能稳扎稳打,球迷们都在等着看热闹。
这次世乒赛国乒整体表现相当亮眼,混双稳稳拿下,单打项目都闯进了决赛。就是男双提前出局有点可惜,暴露出一些配合上的问题。外协会那些00后小将们进步神速,特别是欧洲那几个小伙子,打球一个比一个生猛。刘国梁早就说过,现在的乒乓球可不是光靠技术就能赢的,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越来越重要。
孙颖莎昨晚打完比赛接受采访的时候还一脸淡定,说就是按教练布置的战术打。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,这丫头心里憋着股劲儿呢。上次输给伊藤美诚的场景她还记着,这次说啥都要把场子找回来。王楚钦倒是显得很放松,训练间隙还跟队友开玩笑,可一到赛场立马变个人,那股狠劲儿看着就令人放心。
多哈这个比赛场馆也是够折腾人的,空调开得特别大,球速忽快忽慢的。不少选手都抱怨影响发挥,可国乒队员们倒是适应得挺快。教练组早就做了针对性准备,训练时特意模拟了各种环境。要说还是咱们的保障团队靠谱,从饮食到理疗安排得明明白白,队员们只管专心打球就行。
今晚这场女单决赛,对手是韩国新秀申裕斌。这小姑娘打球特别拼,正手进攻相当犀利。不过孙颖莎最不怕的就是这种猛攻型选手,她那个防守反击的功夫可不是白练的。马琳教练赛前特意加练了接发球,就防着对方突然变线。要是能拿下这场比赛,孙颖莎的世界排名又能往上升一升,离大满贯又近了一步。
男单这边压力可不小。莫雷加德最近状态火热,反手技术突飞猛进,跟换了个人似的。王楚钦的教练组连夜研究比赛录像,发现这小子特别喜欢在第三局突然变速。得想个办法打乱他的节奏,不能让他打顺了。大头自己也清楚,这场球要是拿下来,巴黎奥运会的单打名额就稳了一大半。
女双决赛安排在最后一场,这个时间点对体能是个考验。不过国乒姑娘们早就习惯了高强度作战,训练时经常模拟连续作战的情况。对手是日本组合,打法相当黏糊,就喜欢打多拍相持。教练组给出的策略很明确:前三板就要发力,不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走。要是能速战速决最好,拖得越久变数越大。
这次世乒赛的奖金可不低,单打冠军能拿六万美元。不过队员们更看重的还是积分和荣誉,特别是这种大赛冠军,对提升自信心特别有帮助。现场来了不少华人球迷,举着国旗给国乒加油。孙颖莎每次得分都能听见看台上爆发出的欢呼声,这氛围比在国内比赛也不差啥。
比赛场馆外头的纪念品商店挤满了人,印有孙颖莎和王楚钦头像的T恤卖得特别火。商家乐得合不拢嘴,说这次世乒赛的周边产品销量比上届翻了一倍还多。志愿者们都抢着要国乒选手的签名,有个小姑娘好不容易拿到孙颖莎的签名,激动得差点哭出来。
裁判组这次也是够严格的,发球高度卡得特别死。好几个选手都因为抛球高度不够被警告,搞得大家都很紧张。国乒队员们倒是没受影响,平时训练就对这方面要求特别严。王楚钦还开玩笑说,要是发球都能被裁判盯上,那说明技术还不到家。
这次比赛用球是新材料做的,比以前的球更重一些。刚开始不少选手都不太适应,球速明显变慢了。国乒队员们倒是很快就摸清了门道,训练时特意加大了力量练习。孙颖莎说新球更适合她的打法,旋转能拉得更转。对手接她的球经常直接下网,就是吃不准旋转强度。
赛场边的医疗团队随时待命,按摩师手法相当专业。王楚钦昨天打完半决赛就去做了放松治疗,说肩膀有点紧。队医检查后说问题不大,就是连续作战肌肉疲劳。理疗师给他做了个全套放松,今儿个上场肯定生龙活虎的。保障团队这么给力,队员们才能心无旁骛地比赛。
这次世乒赛的伙食安排得不错,中餐西餐都有。孙颖莎最爱吃厨师做的红烧牛肉面,说比国内的还正宗。王楚钦倒是很节制,就吃点清淡的,生怕影响比赛状态。队里的营养师24小时待命,随时根据比赛时间调整饮食安排。这么周到的后勤保障,想不拿好成绩都难。
看台上来了不少专业球探,拿着小本本认真记录。这些数据对选手们特别重要,能帮助分析技术特点。国乒自己的数据分析团队更专业,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每个细节。教练组会根据这些资料调整战术,争取在决赛前把对手研究透。现代乒乓球早就不是光靠苦练就能赢的时代了。
这次比赛用台的弹性特别均匀,队员们都说打起球来很舒服。不过场馆灯光有点刺眼,刚开始训练时不少人反映影响判断。组委会后来调整了灯光角度,现在好多了。孙颖莎训练时特意试了各个位置的灯光效果,就防着决赛时出现意外情况。这些细节往往能决定比赛的胜负。
比赛结束后还有个颁奖典礼,冠亚季军都要上台领奖。孙颖莎要是能拿下女单冠军,就能听到国歌在赛场响起。这个场景她幻想过很多次,每次训练累到不行的时候,想想这个就觉得再苦也值得。王楚钦倒是看得很开,说能进决赛就已经是胜利,不过既然来了,不拿冠军总觉得差点意思。
这次世乒赛的转播信号覆盖了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,收视率相当可观。解说员们都提前做足了功课,把选手们的技术特点分析得头头是道。中国队的比赛更是焦点中的焦点,导播经常给场边的教练组特写镜头。马琳那个着急上火的样儿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压力。
赛场外的训练馆里,其他国家的选手都在抓紧最后时间热身。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击球声,夹杂着各国语言的交流。国乒队员们倒是很淡定,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赛前准备。心理教练一直在做疏导工作,就防着队员们压力过大。大赛当前,心态往往比技术更重要。
这次比赛的用球颜色换成了橙黄色,比传统的白色更醒目。观众们都说看得更清楚了,特别是高速对抗时不容易跟丢球。裁判组也反映新颜色更容易判断擦边球,减少了争议判罚。国际乒联这次改革还挺成功,以后可能会推广到其他赛事。
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