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奔跑成为生存的本能

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,8岁的埃德森每天光着脚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。这不是训练,而是为了躲避毒贩交火的流弹。"那时候跑步是为了活命,"如今已成为"刀锋战士" Paralympic 冠军的他回忆道,"没想到这双残腿反而让我跑出了新人生。"

铁皮屋里的冠军梦

埃德森的家是用废旧铁皮和木板拼凑的10平米小屋,下雨时要用塑料布接漏水。母亲在富人区当佣人,每天工作14小时。"有次我偷看富人电视里的田径比赛,才知道世界上有种叫'假肢'的东西。"他摸着左腿空荡荡的裤管说。邻居们凑钱买的二手假肢,成了他第一件"运动装备"。

"他们说我该去乞讨,但我想证明残障不是人生的句号"
——埃德森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夺冠后采访

垃圾场训练营

没有专业跑道,埃德森就在堆满废弃轮胎的垃圾场练习。用旧汽车安全带固定假肢,拿矿泉水瓶当标志桶。最艰难时,他不得不把假肢抵押给当铺换食物。"有三个月我只能靠单腿跳着去训练,"他笑着展示膝盖上的伤疤,"这些疤痕比奖牌更让我骄傲。"

埃德森在垃圾场训练的老照片
2010年拍摄于圣保罗贫民窟,埃德森正在利用废弃轮胎进行爆发力训练

数字背后的故事

  • 17岁才第一次穿上专业跑鞋
  • 23次假肢磨损导致的严重感染
  • 6年坚持每天5点起床训练
  • 1封改变命运的信:2012年匿名赞助人的资助

如今站在领奖台上的埃德森,总会特意展示印有贫民窟坐标的护腕。"我要让每个在铁皮屋里做梦的孩子知道,"他望着看台上坐轮椅的小观众说,"命运给的烂牌,也能打成王炸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