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,也就是“蹴鞠”。始于战国,兴于唐宋。2004年初,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。但在现在看来,中国足球是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。
从建国初期由盛而衰的60年,到1989年,两个“黑色三分钟”击碎中国队世界杯梦,之后便迎来了长达10年的低谷期。
直到2002年,男足首次入围世界杯,这是中国球迷记忆中最喜悦的时刻,实现了国人40多年来的梦想,中国队进入了第三次巅峰。
然而,进入世界杯的快感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,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失落。
之后中国男足一直蹒跚前行,中国队的主帅换了一波又一波,走马灯式的换帅,完全没有任何一点实质性的改变。
可以说,足球于今天,是我们中国人的痛,是我们民族复兴的痛,是我们撕掉鸦片战争以来强加给我们最后一块“东亚病夫”的国之耻辱。
我们从哪里跌倒,就要从那里更加强大的站立起来!这是我们最痛的一个伤口,我们就要往这个伤口上勇敢的冲上盐水、敷上酒精,勇于斗争才能杀掉病毒,只要内心足够强大,迎着这些伤口的阵痛,坚韧不拔,我们民族伤痛的记忆才会迎来真正的烈火重生!新生的肌肤就在腐烂的肌肤中诞生!
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在哪里?所有人都在呼喊着“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在青训”。足球的希望在校园,从学校抓起,从娃娃抓起,从基层抓起,让更多的孩子走进运动场,发自内心的喜欢踢球,让更多的群众喜欢足球、支持足球,营造全民参与、全民热爱的足球氛围,我们的足球才真正有了希望。
而这份希望就在榕江!
“跟着老爸上球场,萌娃激动拍手好happy,足球要从尿不湿抓起!”。
“9秒颠14个球,不信你数”,“村超”现场小女孩满脸笑容自信颠球。
古州二小的小学生课余时间都在踢球,高排小学在水泥地上划线练习踢球,“这片绿茵从不缺乏天才,努力才是最终入场券”“因为热爱,所以无所不在!”。
“村口大爷敲起锣,拿起喇叭喊村民一起去看村超,为村队加油”,被称为“足球召唤人”。
“贵州村超比赛现场惊现世界波!!!”短视频在网上爆火,网友纷纷评论“这村队水平高”“淄博的流量密码是烧烤,贵州的流量密码是体育”“看到了中国进世界杯的希望”。
一群八十多岁的侗族老奶奶的呐喊助威、热情欢呼,仿佛如同孩童,心里只有赛场,只有足球。网友热评:“最亮眼的足球球迷”“老太太是懂球的!”。
其实,老太太不一定能看懂足球,其实“村超”队员的球技和中国男足还有很大差距,但是来自底层的榕江村民的那份热爱、那份勇敢、那份坚持打动了我们。就像我们这些普通人,或许很难成为某个领域顶尖的人才,但是我们有一颗向上拼搏的心,以及愿意拿出足够努力来抹平天赋的差距。体育精神不是只有赢球才满足的快感,是披肝沥胆后的无畏和勇敢。体育精神是一种向自己看似难以企及的目标发起挑战,无惧风雨后的沉着和坚毅。
榕江足球是真正的全民参与、全民热爱、全民狂欢,是真正的从群众抓起、从娃娃抓起。如果全国上下都像榕江一样,足球文化深入人心,扎根于人民,中国男足何愁不兴!
榕江的“村超”像是一团夜空下的火苗,又像是一堆牂牁江畔“江广百余步,足以行船”的篝火,更像是希望的火种在静谧的夜空下向三江五湖的河岸边稳稳的播撒。宰相必起于州郡,猛将必发于卒伍,根植于百姓之中的榕江足球就是星星燎原的火种,让我们坚定的相信,村超,会是中国足球更高的精神图腾!